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姜夔独特的人生经历对其词格调产生的影响(3)

时间:2014-05-21 17:18 点击:
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更移舟、向甚处? 这首词写的是离别之情。从首句的鸳鸯浦、桃叶渡这两个常用来送别的渡口可以看出词人在怀想着旧人。下片金陵路、莺吟燕舞写的就是人已经不再,只剩下当时起舞

  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更移舟、向甚处?

  这首词写的是离别之情。从首句的“鸳鸯浦”、“桃叶渡”这两个常用来送别的渡口可以看出词人在怀想着旧人。下片“金陵路、莺吟燕舞”写的就是人已经不再,只剩下当时起舞的地方了。词的最后一句“日暮,更移舟、向甚处”写出了词人的惆怅悲伤,现在这个时候词人也不知道自己该到什么地方去了。以问号作结,不仅是词人自己的迷惘,也使读者跟着词人思考。这首感怀往昔情事的伤感词,很好地体现了姜夔词的幽冷格调。“鸳鸯浦”、“桃叶渡”、“愁眼”、“潮水苦”、“芳草不归”、“日暮”等意象的选用,构造出一个站在渡口怀念往昔情人的画面,给人以凄冷幽清之感,使整个词的格调都蒙上这种幽冷之感。

  纵观姜夔的全部词集,我们可以看出白石以黍离之悲、江湖之志、身世之慨、旧情之忆、咏物感叹为主要经纬交织成的独特情感世界和以冷香幽韵为主要元素的独特美学风貌。他的敏锐多才,他的清高狷介,他的一生清苦漂泊,无一不在他的此中留下深深的痕迹。不管是冷色调的词语还是幽冷的意象,都是他自己把生平所思所感发而为词的结果。因此姜夔词呈现出一种幽冷凄清的格调。

  三与其他词人比较

  (一)与梦窗词比较

  《词源》中提出“清空”与“质实”的说法,此后“清空”就成了白石的显著代称,而“质实”就成为吴梦窗的显著代称。张炎对于清空与质实的说法是:“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姜夔的词和吴文英词的不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地方看出端倪。首先,白石词中的意象相较于梦窗词的密丽偏于疏朗有间。其次,白石作词用字讲究精炼,常用“清”、“冷”、“空”、“暗”等清冷的词。梦窗词用字则比较晦涩,讲究色彩感和装饰性。二人的人品个性、创作主张、师法渊源的不同是造成白石词和梦窗词差异的主要原因。

  (二)与清真词比较

  周邦彦与姜夔是南宋的雅词派的两位楷模。总的说,周邦彦作词,注重词的艺术形式,在声律协调、句法用字以及炼字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总的来说周邦彦注重字美、律严、调工,而且善用拗句,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姜夔受周邦彦的影响很大。[3]张进、张惠民在《论清真词的“浑厚”之美》一文中对周邦彦与姜夔的词进行了比较:“周词义隐,姜词意显;周词深婉,姜词疏朗;周词情景交融,混融一体;姜词情景两谐,清幽空灵。从语言方面:周邦彦作词专注于婉约绮媚,词多体物细致描绘,多取暖色调的景物;姜夔作词用语生硬,多从虚处着笔,有疏宕气,景物多取冷色调的词语来描绘。”

  参考文献

  [1]张泓.浅议时代与人生对姜夔词风的影响[J].大众文艺,

  2010(13):21.

  [2]毛德胜.姜夔词研究评述[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

  (2):16.

  [3]袁向彤.从苏轼、姜夔词作看宋代名士的人生范式和消遣

  方式[J].作家,2008(22):43.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